网信彩票开奖结果|互动百科
网信彩票下载app2023-01-31 16:05

经典话剧《茶馆》在首都剧场再度上演 “老裕泰”兔年新春开张座无虚席******

  本报记者 李俐

  昨晚 ,北京人艺看家大戏《茶馆》在首都剧场开启新一轮演出 ,“老裕泰”茶馆在兔年新春再度呈现座无虚席 的热闹盛况。在开年大戏《正红旗下》圆满完成首轮演出后,同样出自老舍之手 的《茶馆》紧接着上演,不仅让节后的演出市场再度升温,也让观众再次体会到人艺经典 的舞台号召力 。

  演出阵容超强

  以庚子事变为叙事核心 ,话剧《正红旗下》将晚清 的京城图景进行了一次翔实 的舞台呈现,而《茶馆》则以同一时期 的戊戌变法为开端,对清末至民国年间的京城众生进行了一次跨越数十年的描摹 。“在《正红旗下》后 ,接着看《茶馆》 ,相信这样的安排会给观众一份惊喜 。”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表示 。

  作为中国话剧舞台上里程碑式 的作品,《茶馆》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 。老舍先生的剧本 ,焦菊隐、夏淳作为导演 的创造,林兆华、杨立新担任复排艺术指导的继承,一代代表演艺术家对角色 的塑造 ,共同成就了这部舞台经典。几十年来 ,《茶馆》在北京人艺 的舞台上 ,如同一种精神,被坚守和传承;也如同一种仪式,伴随一代代观众和演员,连接起舞台上下 。

  经过了去年《茶馆》院庆纪念场的演出,线上线下观众共同见证了这部作品 的演出盛况 。今年归来,这一轮演出仍聚集了包括梁冠华 、濮存昕、杨立新 、何冰 、吴刚 、冯远征等在内的超强阵容 ,对观众而言 ,无疑又 是一次观看人艺舞台中坚力量集体表演 的戏剧盛宴。刚一开票 ,九场演出票就全部“秒空”,足见这部经典在观众心目中始终不变 的吸引力。

  打磨从未停止

  本轮演出 的排练首日正值春节 ,排练厅里一片节日团聚的气氛 ,大家互相拜个年,道几句家常话,将生活气息从台下延续到台上。二十余年 的舞台沉淀 ,让这些角色在这代演员身上生长 ,而几十年 的舞台配合,也让他们之间形成了不用言说 的默契,正是这种默契,让舞台群像塑造得丝丝入扣。

  此轮首演开启了《茶馆》第726场 的演出。但作为经典,这部作品依旧没有停止打磨 。无论是演员对角色背景 的不断丰富,还 是新演员进入剧组后,新老演员间 的再次融合 ,都让这部作品 的排练和演出再次碰撞出新 的火花 。

  大幕拉开 ,观众首先看到的 是茶馆中生动鲜活 的一片景象。为了演好这被曹禺先生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 的第一幕”,此轮排练中 ,执行复排艺术指导杨立新仍然反复要求演员去做好人物设定和场景训练 ,扎扎实实地演好每一个细节,即便 是舞台上转瞬间的一举一动也要体现舞台真实 。

  传承不走样

  “这 是我演 的第365场 ,还是356场 ,我得翻翻我的‘账本’ 。”从当初小心谨慎到现在越来越自信,饰演掌柜王利发的梁冠华已经陪伴这个角色走过了20多年。但他表示 :“每次演出都有新鲜感 ,每一次讲出那些台词还 是会心潮澎湃,因为老舍先生的剧本写得太好了,那些台词和历史、现实都结合得非常紧密 ,让我佩服他对社会发展 的总结和预见 。也正因为他写 的是真实 的人,所以才感人。”

  “这些角色已经长在我们身上了,大家默契到了不用更多交流。”冯远征透露 ,尽管演员们已经对剧本再熟悉不过,但每一次排练仍很认真。他对自己 的表演始终有要求 ,那就 是“这一版《茶馆》在我们手里不能走样,精髓不能丢”。

  “观众买票的理由首先 是老舍先生,是文学滋养这个剧院 ,这个品质我们需要继承 。”濮存昕希望 ,剧院的年轻演员能尽快成长起来,向老一辈表演艺术家 的艺术标准看齐,不断提高品质 ,把这部经典延续下去。

网信彩票开奖结果

专访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 :30年两岸交流间 ,台湾昆曲从寂寞到勃兴******

  中新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 :专访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30年两岸交流间,台湾昆曲从寂寞到勃兴

  中新社记者 李晗雪

  近日“2022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揭晓 ,“思”字高票当选,其推荐理由是 :疫情阻隔下,两岸异地相“思”。聊及此字 ,台湾昆曲发展最重要 的推动者之一、今已年近八旬的台湾“中央大学”教授 、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坦言 ,想念以往常见面常交流 、彼此启发 的老友,也心念过去两岸昆曲交流 的热络。新冠疫情下当面交流断了,是非常可惜 的事 。

  “昆曲的交流,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非常好 。两岸互补有无 、互相扶持 ,没有彼此打压 、没有恶性竞争 ,我很希望这种情形能持续下去,也希望别的领域能学习我们昆曲的交流。”洪惟助说 。

  1991年起 ,有感于昆曲之美及其在两岸 的寥落,洪惟助与台湾另一戏曲学者曾永义发起并持续主持六届“昆曲传习计划” ,邀请大陆昆剧团赴台表演、录像、教学 ,前后长达10年之久 。传习计划让昆曲在台湾生根抽芽 、逐渐开花育果。为延续此计划的成果,2000年,在洪惟助带领下、以参与该计划 的成员为基础,组成了台湾第一个专业昆剧表演团体“台湾昆剧团”(以下简称“台昆”) ,并持续聘请大陆名师赴台教学。此外 ,今日台湾各昆剧团的主要演员及昆曲学术研究者 ,也多数参加过当年 的“昆曲传习计划” 。

  “台湾昆曲这三十年的发展 ,我蛮满意的,虽然不 是百分之百了 。”老先生笑说。首先 ,台湾 的昆曲观众多了 。台昆常去学校作讲座,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演出后也有观众在反馈卡片上写 ,第一次来听昆曲就感受到其中之美 ,一定要再来看戏。而台昆 的演出也获得了不少昆曲爱好者的慷慨支持。洪惟助认为 ,昆曲在台湾的传播比他预期的还好。第二是台湾昆曲专业表演团体从无到有 ,现已能够独立完成从剧本创作到定谱 、表演的整套剧目制作过程,“很不容易”。

  “昆曲传习计划”虽已告一段落,但此后两岸昆曲艺术人才依然往来互通 ,持续活络着两岸戏坛。例如近年大陆昆曲演员温宇航赴台发展 ,影响台湾同辈演员亦教导晚辈,洪惟助认为对台湾昆曲发展产生了很好影响 。而洪惟助的儿子 、作曲家洪敦远在2016年由大陆昆山当代昆剧院作为台湾优秀青年昆曲人才引进,洪惟助表示,很支持儿子 ,这 是不错 的学习机会 。

  2020年昆山当代昆剧院推出 的原创昆剧《描朱记》 ,正 是由洪敦远担任唱腔设计。遗憾的是 ,演出时洪惟助父子都在台湾,因疫情无法应邀观看演出 。洪惟助还谈道 ,原本与北方昆曲剧院有合写剧本演出 的计划 ,也因疫情停顿 ,希望疫情赶快过去 。

  回顾以往两岸昆曲界 的合作,洪惟助如数家珍 。浙江昆剧团与台湾昆剧团共同打造新编昆剧《范蠡与西施》并在两岸演出 ,北方昆曲剧院赴台演出昆剧《红楼梦》……洪惟助称 ,约在2005年至2013年间 ,他每年都推动两岸合作在台举行大型昆曲演出,“那时候可以说 是‘大交流’”。

  “很多事情都要长久地努力 。我(20世纪)90年代就想成立一个昆曲博物馆 ,但2017年才在‘中央大学’实现。”老先生说。

  今年10月,洪惟助的老友曾永义离世。洪惟助说 :“在我们那一辈,台湾研究戏曲的人并不多,好像就我们两个人做得比较多 。但后来我们带出了很多学生,尤其曾永义 ,他教 的学生很多,大多继续从事戏曲相关工作。他的学生又带学生……”洪惟助自叹冲劲不如从前,他非常期待有台湾年轻人接班,继续做昆曲传承工作。(完)

查看原地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网信彩票地图